“不要认为穿了袈裟就是和尚,就是你的师傅”
这句话是几年前曹德旺说过的一段话。
原来曹德旺早就看穿了和尚这个职业,所谓的”好“,不过是某一群人按自己的喜好定的规矩。
有的人穿了一件袈裟就觉得自己是大师,摆着架子当别人的师傅,可是内里的修行压根没跟上。
别光看表面的袈裟和头衔,真正的东西藏在骨子里。
这些话语和看法,不就正好印证了曹德旺的话了吗?
可是和尚贵归和尚,寺庙是寺庙,曹德旺从不混为一谈,他照样会去寺庙潜心拜佛。
网络上关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,震得大家目瞪口呆。
一开始还以为是假的,有些媒体号还在辟谣,谁能想到竟然是真的,央妈亲自发了关于释永信被调查的结果,罪名成立。
这位被誉为“佛门CEO”的少林寺掌门人,涉嫌刑事犯罪,挪用寺院资产,甚至还被曝出违反佛教戒律,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,并育有私生子。
消息一出,舆论哗然,少林寺这块“天下第一名刹”的金字招牌,瞬间感觉“不干净”了。
而更让人唏嘘的是,那些虔诚捐款给寺庙的企业家们,比如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,恐怕此刻心底五味杂陈。
自己烧香拜佛、慷慨解囊,本想积德行善,却不料钱落进了“问题和尚”的口袋,真是“拜错了佛,烧错了香”。
释永信16岁出家,22岁就成了少林寺的方丈。
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僧,而是把少林寺打造成全球品牌的“商业奇才”。
巅峰时期手持少林寺80%的股份,身价超过30亿美元,身披16万的袈裟。
佩戴千万级别的小叶紫檀佛珠,手握18家公司,出行都是豪车,花4.5亿买地皮搞房地产……
释永信的和尚形象,和中国几千年以来,凭借化缘吃斋的和尚形象大为不同。
可是这么多年以来,在他的带领下,少林寺从一座千年古刹摇身一变成了集武术、文化、旅游、影视于一体的“佛教帝国”。
他创立了少林武僧团、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、少林影视公司,甚至把少林寺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海外,比如澳大利亚的地产项目。
这些操作让少林寺的年收入据说高达数亿元,释永信也因此被外界戏称为“佛门CEO”。
树大招风,释永信的商业化操作早就争议不断,早在2015年,就有人以“释正义”的名义举报他,称他不仅生活奢靡,还与女性有不正当关系,甚至育有私生子。
当时的举报虽然闹得沸沸扬扬,但最终不了了之。
这次,少林寺官方发布通报,确认释永信涉嫌挪用寺院资金、侵占项目资产,同时严重违反佛教戒律,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。
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更是直接宣布注销他的戒牒,这在佛教界堪称“除名”的大动作。
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真实性已无悬念。
网友们炸开了锅,有人感慨“少林寺也要塌房了”,有人调侃“原来和尚比资本家还狠”。
这事儿不仅让佛教界的脸面挂不住,也让那些虔诚捐款的信众和企业家们心寒。
说到捐款,曹德旺的名字不得不提。
这位福耀玻璃的创始人,是中国商界有名的“慈善家”。
他不仅在教育、扶贫领域投入巨大,还对佛教事业情有独钟。
2016年曹德旺参观福建莆田的万佛寺,看到寺庙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,心生怜悯,决定出资修缮。
最初计划投入2000万元,但随着工程推进,前前后后竟然花了4亿元。
曹德旺本以为这笔钱能修缮古刹、弘扬佛法,积下善缘, 没想到如今却可能与释永信这样的丑闻扯上关系,怎能不让人唏嘘?
曹德旺的捐款动机很纯粹,作为一名企业家,他背负着巨大的商业压力,常常在寺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。
他曾公开表示,自己信佛多年,觉得佛教教义能让人心安,帮助他在商海沉浮中找到平衡。
4亿元的捐款,对他来说不仅是善举,也是对佛教信仰的一种寄托。
可是当释永信这样的人物被曝出丑闻,曹德旺的这份善心难免让人觉得有些“打水漂”的意味。
释永信事件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关注,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道德问题,更因为它揭开了寺庙商业化的冰山一角。
少林寺这些年靠着门票、武术表演、影视项目、海外投资,赚得盆满钵满。
据传少林寺的年收入高达5亿元,甚至在澳大利亚还有价值2.97亿美元的地产项目。
但这些钱到底怎么花的?有没有像释永信被指控的那样,被挪用或侵占?
这些问题让信众和捐款人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。
曹德旺的4亿元捐款,虽然是给福建的万佛寺,不是少林寺,但释永信事件无疑给所有热衷捐款的企业家敲响了警钟。
寺庙本该是清净之地,可如今却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。
那些虔诚的香火钱、巨额的捐款,到底有多少真正用于修缮寺庙、弘扬佛法?
又有多少被用来填满某些人的私欲?
曹德旺恐怕也没想到,自己的一片善心,可能间接为这种乱象“添砖加瓦”。
他是个实干家,白手起家创立了福耀玻璃,带领公司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玻璃供应商。
他的成功离不开勤奋和智慧,但也离不开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对佛教的信仰。
每次去寺庙烧香拜佛,他可能都在祈求生意顺利、家人平安,甚至希望通过行善来回馈社会。
可如今,释永信的事件就像一记重锤,砸碎了他对寺庙的信任。
曹德旺的4亿元捐款,原本是希望修缮一座破败的寺庙,让更多人能在佛门净地找到心灵的归宿。
可当他得知类似释永信这样的人物,竟然可能利用寺庙敛财、违背戒律,他心里该有多复杂?
佛教讲究“因果报应”,可如果善款没用到正途,那这份“因”还能结出善果吗?
曹德旺或许会彻夜难眠,反思自己的善举是否真的有意义。
Copyright © 2014-2064.www.aixincb.com.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www.爱心传播.com 京ICP备14059545号-1
扫一扫